海拔200m至800m,土壤为黑沙土、黄泥土、红黄土和石渣土类型。耕层厚度≥20cm,有机质含量≥1.8%,ph值5.5至7.0。
三、栽培管理
1. 种芋选用:种芋重量≥5g。
2. 种植要求:
(1)科学选地:魔芋种植地宜选择海拔800米以下,背风半阴半阳,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无积水的砂壤土或小黄土,坡度在30°以内的缓坡地,ph值要求在5.5至7.0。不宜连种,尽量不用种过马铃薯、红薯、油菜、蔬菜的地块,可与小麦、玉米、黄豆等轮作。
(2)整地施肥:土地在冬耕前,要施足底肥,底肥以农家肥或有机堆肥为主,根据地块肥力可施饼肥(含磷钾的复混肥)。重量在150克以下的种芋每667㎡(亩)施底肥2000至2500公斤,重量在150克以上种芋每667㎡(亩)施底肥3500至4500公斤,做到种芋和肥料隔离。禁施用鸡粪、碳铵。
(3)土壤消毒:结合冬、春季整地进行。一般每667㎡(亩)用生石灰50至100公斤均匀撒施,施用一周后再进行播种。也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250至300克,拌细土30公斤,均匀撒施,也可沟施或窝施。地下害虫严重的地块可用地中宝、辛硫磷颗粒剂等药剂撒施灭虫。
(4)种芋选择:种芋消毒处理,应选个体较小、芽体完整粗壮、芽尖呈粉红色、有光泽,并略高出凹窝边缘或与边平的块茎作种芋。种芋呈椭圆形,横径大于纵径,上端大于下端,上端凹陷,口平。表皮光滑,无皱裂、疤痕、伤烂和霉变现象。种芋以重10至350克为宜,繁殖种芋时大小均可。种芋选好后,应晒种2至3天。对挖伤或霉烂的种芋,应切去伤部或腐烂部分,伤口用干草木灰涂抹,然后晒种3至4天,促进伤口愈合。种芋宜自繁自种或就近购买,不宜从外地大量引种。
种芋消毒:为减少种芋带菌,可将选好晒好的种芋在1%的硫酸铜溶液中浸泡5分钟,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浸种2至6小时,晒干后播种。但要注意:有伤处理过的种芋和春季已萌动的种芋绝不能进行浸泡消毒。也可在种芋晒种后,用72%农用链霉素1000倍液或53.8%可杀得800倍液均匀喷雾种芋2次,晒干备种。
(5)适期播种:会同魔芋的生长起始温度为12℃,一般在3月中下旬,注意春播不可过早,禁止秋冬播种,以防止低温烂种。但在种芋萌动前要播种完。
(6)合理密植、科学间套:因种芋大小差异较大,种植密度差异也较大。我县采取杉木林套种、油茶林套种、板栗和核桃等经济林木套种和大田套种模式。
播种前应将种芋按个体大小分级,然后确定密度,一般行距为种芋直径的6倍左右,株距则为种芋直径的4—5倍为宜。
杉木林、油茶林、板栗和核桃等经济林木套种采用150厘米带型,2行木林间套2至3行魔芋的模式。对150克以上的种芋,会同魔芋与木林播种行数比为3:1,2行会同魔芋行距25厘米,株距26至40厘米,播种密度2200至3300株/667㎡(亩);对于150克以下的较小种芋,会同魔芋与杉木林播种行数比为4:1,行距15厘米,种3行,株距26至40厘米,播种密度3300至5000株/667㎡(亩)。
大田套种时采用200厘米带型,3至4行魔芋间套1行经济作物的模式。对于150克以上较大的种芋,会同魔芋与经济作物播种行数比为3:1,3行魔芋行距60厘米,预留80厘米播1行经济作物,株距26至40厘米,会同魔芋每667㎡(亩)播种2480至3850株;对150克以下较小的种芋,会同魔芋与经济作物播种行数比为4:1,行距45厘米,预留65厘米播1行经济作物,株距25至35厘米,会同魔芋每667㎡(亩)播种4200至6000株。
经济作物应选择抗倒伏性强、叶子平展、春播生育期在120天以内的早熟品种,经济作物应种植在空带的中间,最好采用育苗移栽,并且给经济作物施足肥料。
(7)规范种植,合理覆盖:土层疏松、坡地较窄的林下地采用开沟布厢方式栽培;缓坡地、平地则采用深沟高畦垄式栽培,一般垄沟深度20厘米左右。播种时覆土深度一般为5厘米以上,种芋与肥料相互隔离,将球茎稍侧倾斜放置,且顶部一般应向一个方向,平地向南方,坡地则向坡顶方向倾斜,球茎与地面倾斜角为45°左右。在播种后,应及时在垄上盖农作物秸秆(稻、麦草、玉米秆等)或山林中的枯枝落叶5至10厘米厚,可起到防草荒、防病、保温保湿、防高温、防止土壤板结的作用。
(8)加强日常管理:魔芋出苗后,雨季要注意清沟排水。当田间杂草长出而魔芋、经济作物未出苗时,可人工拔除,不能用锄头除草,免伤魔芋而感病。
在收获套种的经济作物时,应割掉作物秸秆或将作物秸秆中下部叶片清除,让魔芋充分接受阳光,利于球茎膨大,同时也减少荫蔽,降低田间湿度,减轻病害发生。
(9)适时采收:会同魔芋自然倒苗后一周即可采收,一般是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挖收。但采收的最迟时期应是平均气温不低5℃以前,应选择晴天采挖。
商品芋存放时严禁抛丢和倾倒,严禁运输中过度振动和挤压,严禁挖伤、病霉变。禁止混装、混放。严禁种芋和商品芋混装。
3. 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
四、魔芋干制品加工
1. 工艺流程:鲜魔芋→凹坑清理→清洗→切片 (厚度5至10mm)→干燥(或研磨)→包装。
2. 工艺要求:
烘干温度:温度60℃至80℃,时间为3h至8h。
五、质量特色
1. 感官特色:
(1)鲜魔芋:球茎呈扁圆球状,外表光亮,叶柄脱落处光滑。
(2)魔芋干制品:色白、表皮手感细腻、质地致密。
2. 理化指标:
(1)鲜魔芋:水份≤90.0%,葡甘聚糖(以湿基计)≥5.5%。
(2)魔芋干制品:水份≤12.0%,葡甘聚糖(以干基计)≥40%。
3. 安全要求:产品安全指标必须达到国家对同类产品的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