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鹤峰葛仙米 ![]() 葛仙米葛仙米俗称天仙米、天仙菜、水木耳、田木耳,为水生藻类植物,属蓝绿藻的一种,单细胞,无根无叶,墨绿色,珠状,纯野生,是名副其实的纯天然绿色食品。相传东晋时期,炼丹术家、医学家、道教理论家葛洪在隐居南土时,灾荒之年采以为食,偶获健体之功能。后来葛洪入朝以此献给皇上,体弱太子食后病除体壮,皇上为感谢葛洪之功,遂将“天仙米”赐名“葛仙米”,沿称至今。葛仙米营养丰富,是宴席佳品,含有15种氨基酸、多种……[详细] |
![]() | 散花藜蒿 ![]() 藜蒿,又名芦蒿、水蒿、香艾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野生于荒滩等潮湿处,因其抗逆性强、病虫为害少,经人工栽培后,成为一种营养丰富、无污染的绿色蔬菜食品。散花藜蒿是野生大叶藜蒿经保护栽培而得到的反季节野生蔬菜,可食部分为地上幼嫩茎,嫩茎长16~22cm,粗0.4~0.6cm,具特殊清香气味。商品散花藜蒿嫩茎新鲜,颜色白绿,具特殊清香气味,手折易断,较自然生长得到的粗壮,香气更浓,颜色更明亮,节间更短,粗……[详细] |
![]() | 屈乡丝绵茶 ![]() 屈乡秭归周坪盛产茶叶,早在清乾隆年间,蔡家坡贤达人士李高永被前乾隆帝召见,赐“登仕郎”。李感念皇恩,献本地特产茶叶进贡皇上,乾隆饮而生情,龙颜大悦,赐名“丝绵茶”,皆因该幼茶嫩芽叶断面新奇,丝绵状物千丝万缕,银光夺目。自此,九畹“丝绵茶”天下扬名。根据《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规定,秭归县农业局组织申报的屈乡丝绵茶经过国家农业部初审、专家评审和公示,对屈乡丝绵茶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并颁……[详细] |
![]() | 白合花菜 ![]() 白合花菜因产于湖北省云梦县城关镇白合村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城关镇白合、肖李、西王、大周、黄湖等五个村,在云梦县种植已有38年的历史。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当地青年农民李丁山采用上海花菜与瑞士花菜杂交,选育出的一个常规花菜品种。目前已形成了210-240天的迟熟冬花菜品种系列和以“毛豆——花菜”为主的种地养地相结合的双高种植模式。来源于府河冲积平原的弱酸性沙壤土及独特的气候条件造就了白合花菜独有的品质。它……[详细] |
![]() | 孝感糯米 ![]() 据《孝感地方志》记载:孝感人种植糯稻,与孝道依依相关。汉灵帝元和年间,孝感城区东20公里处的野猪湖湖边,住着一董姓人家。董良、董善兄弟二人为孝敬病中的0,在捕鱼采芦的同时,为了给母亲调剂生活,从外地寻来种子开始种植糯稻,碾米食之。后人将糯米、芝麻制作成芝麻糖,通过发酵又制成了米酒,从此便有了“天下一绝”的“孝感麻糖”和“中华老字号”的“孝感米酒”。一九五八年十一月毛泽东主席视察孝感品尝了孝感米酒后……[详细] |
![]() | 孝感龙剑茶 ![]() 相传乾隆下江南时,品尝了孝感茶叶,写下了“今日采茶我爱观,吴民生计勤自然”的优美诗句,孝感茶叶也引起文人墨客竞相品评赋诗。据光绪八年《孝感县志》记载:早在明朝,孝感人就开始种植茶叶,而且与孝道、佛教、强身健体息息相关。饮茶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文化,当时的邑人程良寿到双峰山的古城俺游览品茶后,留下了《古城俺试茶》的“万事吾姑舍,青山便是家;穿云寻古寺,带露摘新茶。”的诗句。从此便有了“天下一绝”的“孝……[详细] |
![]() | 五峰烟叶 ![]() 五峰烟叶五峰烟草坚持以“稳控规模、加强基础、提升质量”总揽烟叶生产工作全局,认真执行“计划种植、优化布局、加强基础、提高质量”的烟叶工作方针和“建设专业新村,加强基础设施,规范合同管理,严格标准化生产”的工作重点,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按照“五稳五控”(稳主产区、控零散区,稳高产区、控低产区,稳高质区、控低质区,稳适宜区、控不宜区,稳传统区、控新产区)的原则将计划向主产乡镇、专业村、种烟大户倾斜,向……[详细] |
![]() | 董市甜瓜 ![]() 董市镇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积极推进甜瓜产业发展,帮助农民脱贫致富。该镇先后涌现出了绿健林果、董市镇兴民瓜果、广成瓜果等10余个专业合作社,涉及12个村,吸引千余农户加入。目前,董市镇无公害甜瓜种植面积达1.2万亩,其中建立甜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3000亩。合作社和种植村积极发挥主动性,合力在产区的中心位置桂花村和曹店村已建成两个大型甜瓜销售交易平台,日均销售达300吨。与此同时,各甜瓜生产合作社、经……[详细] |
![]() | 竹山郧巴黄牛 ![]() 十堰市名特产品。郧巴黄牛是我国南方优良黄牛品种巴山黄牛的粗壮型,个体较大,肌肉较丰满,耐力强,善爬山,抗病能力较强,适于山区农耕和运输使用。郧巴黄牛主要产于十堰市的竹山、竹溪、房县等地,郧西、郧县、丹江口市亦有分布。最早发现于竹山县得胜镇庙垭,故称庙垭牛。1974年竹山县农业局在庙垭建立庙垭牛配种站,1982年5月《全国畜禽品种志》牛种编辑组对十堰市郧巴黄牛进行了实地考察,一致认为该牛是优良的役用……[详细] |
![]() | 茅山螃蟹 ![]() 策湖出产的茅山螃蟹(湖在浠水,山在蕲春)、学名“中华绒鳌蟹”,以个大体肥、黄多味美闻名遐迩。据清光绪《蕲州志》载:“蟹出茅山下者,黄多而味甘,较它处为胜。”茅山螃蟹体重每只达半斤,黄多使它爬行时腹贴地,不象它处蟹肉钳,螯支撑悬空。茅山螃蟹,最肥的季节在立秋前后,有“七月的尖,八月的圆”和“九月重阳,蟹子满黄”之说。蟹肉气寒味咸,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凡蟹生烹,盐藏糟收,酒浸酱汁浸,皆为佳品”(明:……[详细] |
![]() | 蕲山药 ![]() 蕲山药是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的特产。蕲山药,形似棒槌,棒长20~30cm,重100~500g,鲜品表皮色黄亮,有须根,内质色白细腻而多汁,味清爽香甜,煮食汤色纯白,糊厚滑爽,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青睐。蕲山药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蕲山药是蕲春县青石镇的传统特产,也是桐梓河流域的重点农作物,其优质美味闻名于世。“蕲山药”盛名由来已久,“蕲山药”有三奇:一奇是长在青山绿水间。“蕲山药”主产于蕲春县……[详细] |
![]() | 谢河辣椒 ![]() 谢河辣椒主要产于淋山河的赵方园新屋湾和刘家街一带。这种辣椒别具特色,辣度适中,辣中带甜,个大色红,肉厚子少。株高70-80厘米,分枝部位低,单个辣椒平均鲜重28.43克,肉厚4.7毫米,10多个到20多个就有500克。最高亩产达725公斤。 谢河辣椒种植历史久远,从清代至今,农民有世代相传的栽培技术,故能长期保持其优良种性。但此辣椒具有地域选择性,移植它处易变种。谢河辣椒产地范围为湖北省团风县现……[详细] |
![]() | 伍家台贡茶 ![]() ![]() ![]() 地域范围伍家台贡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湖北省宣恩县人民政府《关于界定“伍家台贡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域范围的函》(宣政函〔2007〕44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湖北省宣恩县万寨乡伍家台村、板场村、马鞍山村,椒园镇香树林村、红岩卡村,晓关侗族乡小溪村、覃家村所辖行政区域。 特定品质伍家台贡茶味甘、汤色清绿明亮、似熟板栗香。泡头杯茶,汤清色绿,甘醇香郁;深绿中透淡黄,熟栗香郁;汤碧泛青,芳馥横溢,其色……[详细] |
![]() | 走马葛仙米 ![]() ![]() 走马葛仙米早在1500年前就被人们认识,据《本草纲目》记载:“葛仙米,生湖广沿溪(今湖北鹤峰走马镇地辖)穴中石上,遇大雨冲开口,此米随流而出。土人捞取,初取时如小鲜木耳,紫绿色,以醋拌之,肥绿可食,土名开仙菜,干则天仙米,晋葛洪隐此乏粮,采以为食,故名‘葛仙米’”,这就是土家先民世代传颂至今的晋朝葛洪(注东晋人,炼丹家,医学家,道教伦理家)南岭途径走马患疾,病害荒采以为食,奇获身疾康复之功效,后,……[详细] |
![]() | 兴山薄壳核桃 ![]() 兴山,古称“邑”,是汉明妃王昭君故里,位于湖北省西部山区,长江西陵峡北岸。核桃是兴山名优土特产品,栽培历史悠久,明末清初县志中就有“邑产颇多,桃米可以远贸”的记载。核桃产业曾在兴山农村经济发展中作出过重要贡献,深受农民喜爱。在省第二届林博会上,兴山薄壳核桃因外形美观、口味香甜而享誉武汉三镇,并荣获省第二届林博会金奖。近几年, 兴山核桃生产出现品种退化、产量下滑等问题。如何振兴兴山核桃产业,笔者提出……[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