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黑龙江省特产

黑龙江省美食小吃,舌尖上的黑龙江省

石人沟鲤鱼地理标志产品
  石人沟鲤鱼是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的特产。石人沟鲤鱼,肉嫩味美,刺少肉多,营养丰富,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石人沟鲤鱼是2012年第一批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保护范围是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石人沟三个自然放养场、三个人工水渠。庆市石人沟渔业有限公司位于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西南端,嫩江中下游东岸。水域辽阔,水产资源丰富,发展渔业生产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是闻名遐迩的淡水渔业……[详细]
五大连池草鱼地理标志产品
  近年来,五大连池风景区不断加强五池水体的保护,为湖内各种珍贵鱼类生长提供了优质的生态环境。每年深秋季节,渔业公司都投放数十万斤鱼苗,实现了冷水矿泉鱼自然养殖的可持续性发展。草鱼的俗称有:鲩、油鲩、草鲩、白鲩、草鱼、草根(东北)、混子、黑青鱼等。英文名:Grass carp 。栖息于平原地区的江河湖泊,一般喜居于水的中下层和近岸多水草区域。性活泼,游泳迅速,常成群觅食。为典型的草食性鱼类。在干流或湖……[详细]
五大连池鲫鱼地理标志产品
  五大连池鲫鱼地域范围五大连池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地处小兴安岭西侧。五大连池是“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 五大连池矿泉水是世界三大冷矿泉之一,是我国唯一的冷矿泉疗养区。五大连池鲫鱼保护面积为2200公顷。包括八个天然形成的池子:一池子、二池子、三池子、四池子、五池子、南月牙泡、北月牙泡、药泉湖。年产矿泉鲫鱼200吨。地理坐标为东经 126°00′—126°26′、 北……[详细]
桦南白瓜地理标志产品
  桦南县种植白瓜历史悠久,据桦南县志记载,清宣统二年(1910年)人们在垦地上种植窝瓜(白瓜)。1976年范春在孟家岗乡卡子后村(现富裕村)选育了无杈窝瓜(白瓜),1990年11月30日通过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委员会鉴定为“无杈窝瓜”。这时桦南县的白瓜种植居全省之首,桦南县成功地举办了六次中国金南瓜节。桦南县也被命名为“中国南瓜之乡”、“中国白瓜籽之乡”。桦南白瓜是桦南县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为发展白瓜产……[详细]
阿城香瓜地理标志产品
  多年来阿城香瓜以其独特自然生态环境,特定的生长方式和特有的品质特性在省内享有盛名,受到老百性的青睐。2012年,阿城区绿色食品办公室挖掘阿城香瓜历史文化,把阿城香瓜申报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阿城区位于哈市东南23公里 ,全区幅员面积2500平方公里,基本地貌为“六山一水三分田”,辖5乡9镇5个街道办事处,108个行政村,808个自然屯;总人口58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4.2万人,农业户1……[详细]
长林岛金红苹果地理标志产品
  黑龙江省农垦五九七农场在结构调整中大力发展林果经济,2.7万亩果树基地盛产金红苹果、李子、杏、梨、葡萄等果品,年产量在1.2万吨左右,畅销省内外并远销到俄罗斯,被中国市场学会授予“中国长林岛金红苹果生产加工之乡”。借助这块金字招牌,农场大力发展家庭林场,并建起了150亩的水果观光采摘园,以“特、新、优”吸引游客。目前,这个农场已有3000余人从事林果生产,建成经济型家庭林场930个,初步形成了林果……[详细]
伊春榛蘑地理标志产品
  伊春榛蘑采自于小兴安岭原始森林,贵在野生,一般多生在浅山区的榛柴岗上,故而得名“榛蘑”。伊春榛蘑采摘历史较早,有人烟时就开始采摘。伊春榛蘑是东北特有的山珍之一,同时也是极少数不能人工培育的食用菌之一,它生长在土质肥沃的东北深山老林中的榛材林里,不受任何污染,是真正的绿色食品,营养成分极丰富。而伊春的野生榛蘑更是东北山珍中的极品。伊春当地人都知道,野生榛蘑对高血脂、高血压、动脉硬化,有明显疗效,长期……[详细]
伊春黑木耳地理标志产品
  黑龙江省伊春市地处小兴安岭腹部,凭借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大力发展林下袋栽黑木耳产业,成为我国优质黑木耳主产区之一,全市生产袋栽木耳3.9亿袋,产干木耳1.2万吨,创产值4.3亿元,成为当地林区人脱贫解困的致富项目。伊春的黑木耳营养丰富,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和矿物质元素,维生素B2含量是米、面、白菜的10倍,比猪、羊、牛肉高3-5倍;灰分比米、面、白菜及肉类高4-5倍。伊……[详细]
嘉荫木耳地理标志产品
  嘉荫木耳发展历史:嘉荫县地处小兴安岭腹地,山丰林茂,有着得天独厚种植黑木耳的资源优势和地缘优势。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以前,嘉荫黑木耳产品基本为天然野生产品,产量极低,80年代初至90年代后期为木椴栽培阶段,年产量平均500吨左右。2000年以来随着“天保”工程的实施,嘉荫县因势利导,将袋栽黑木耳生产作为富民的支柱产业来抓,加大了对袋栽木耳产业的扶持力度,拉动了袋栽黑木耳产业迅猛发展。经过多年发展,嘉荫……[详细]
呼兰韭菜地理标志产品
  呼兰区位于黑龙江省南部,松花江北岸,呼兰河下游,地处东经126°11′-127°19′,北纬45°49′-46°25′,辖境南濒松花江,东临肇东、兰西、北接绥化市,幅员面积2197平方公里。呼兰韭菜划定的地域保护范围是呼兰区内康金镇、许堡乡、孟家乡、长岭镇、双井镇、腰堡街道、沈家镇、方台镇、二八镇所属各村(共9个乡镇、街道、107个村)。地域保护范围面积45460公顷,目前生产面积1400公顷,年……[详细]
扎龙鲫鱼地理标志产品
  扎龙是中国著名的珍贵水禽自然保护区,位于齐齐哈尔市区东南三十公里处,地处我国东北松嫩平原外围的栎林草原地区。1976年由省林业厅开始筹建,1979年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黑龙江省扎龙自然保护区并成立扎龙自然保护区管理局。1987年4月国务院批准扎龙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中国加入《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扎龙保护区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总面积二十一万公顷。……[详细]
抚远鲟鱼地理标志产品
  抚远县地处黑龙江,乌苏里江交汇的三角地带,是祖国太阳最早升起的地方。与俄罗斯远东最大城市哈巴罗夫斯克一江之隔,是发展名特优鱼的理想场所,是著名的“活化石”鲟鳇鱼的主产地,被国家授予“抚远中国鲟鳇鱼之乡”的称号。鲟鱼、鳇鱼素有水中活化石之称。放养鲟鱼、鳇鱼的大力加湖位于黑龙江支流上,水域面积3万亩,平均水深4米。主要由鸭绿河、浓江河等河水汇流而成。湖区水生动植物十分丰富,是发展水产养殖的优良场所。水……[详细]
抚远鲤鱼地理标志产品
  抚远县包括海青乡、抓吉镇、通江乡、抚远镇等4个乡镇直辖水面26753公顷,是鲤鱼的重要孵化生长场所,年鲤鱼产量10吨左右。抚远鲤鱼被抚远县鲟鳇鱼繁育养殖有限公司和抚远县国营鱼场申报为无公害水产品标志。抚远地区渔业生产发展由来已久。据考古发掘证明,远在唐代以前,抚远地区就有渔业生产,其开创者当为乌苏里江流域的赫1族及其它少数民族的先世。时至今日,依托自然环境与资源的优势,渔业仍是抚远县的支柱产业之一……[详细]
抚远鳇鱼地理标志产品
  抚远当地民谣:“季春风和,龙江百网喜捞黑金子;仲秋日丽,乌苏千帆乐采红珍珠”。中国鲟鳇鱼之乡———抚远县,地处黑、乌两江交汇处,渔业资源得天独厚,是我国鲟鳇鱼的主产区。鲟鳇鱼学名为史氏鲟和达氏鳇,被誉为“水中活化石”,是世界上迄今为止保存下来的最古老的脊椎动物,科研价值极高。其鱼肉味鲜美,营养丰富,“黑金子”———鲟鳇鱼子酱在国际市场供不应求。抚远县鲟鳇鱼繁育养殖基地始建于1998年,先后被列为省……[详细]
泰来绿豆地理标志产品
  泰来绿豆素有“绿豆之乡”之称的泰来县,如今已经成为年产绿豆近万吨的特产之乡,“泰莱福”牌绿豆如今已经成为唱响哈洽会,红遍绿博会的首选产品。一、栽培条件优越泰来县地处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上限,年活动积温2877度,素有“塞北小江南”之美誉,光热条件充沛。年均降雨量400毫米左右,境内有一江五河,泡沼374个,地下水质优良,无污染的水资源取之不竭,一般井深20米内就可满足灌溉要求。50万亩的沙壤化土地适……[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