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海南省特产

海南省美食小吃,舌尖上的海南省

  海南地方风味小吃。出自陵水县民间,是以大米磨浆制成的线状粉条,加入各成熟的配料和味料搅拌而成,因其用米醋调味而得名。陵水酸粉是最受群众欢迎的风味小食。其配料、佐料独特,味道酸甜可口闻名全省。陵水酸粉制作经营已有很长的历史。1980年前,制作酸粉所需的粉丝须先把米淘净,浸泡在水中1天,然后装进布袋2天左右,待白米完全腐烂后,才用蚊帐之类的纱布,把米酱挤进滚开的水中制成。1980年后,制作粉丝均由机器……[详细]
  海南风味小吃很多,较为独特的要算煎堆了,海口又称珍袋(均为海南方言音译),一种油炸米制品。色泽金黄,外形浑圆中空,口感芳香酥脆体积膨大滚圆,表皮薄脆清香,而又柔软粘连,馅又香甜可口。食用时,须用剪刀剪成小块或用手掰破分片。   煎堆风味独特,制作考究。须精选新鲜糯米,入水浸泡5小时左右。然后再用石碾碾为米粉状,用筛子筛取精细部分,再用水搓成粉团,放进锅中煮熟,然后渗和余下的糯米粉用手搓擦,使其均匀……[详细]
    南风味小吃,其主要配料板兰叶,是一种热带草本植物,其汁液深绿,有特殊的板兰香味。归侨群众喜欢用板兰叶配制食品,此糕最负盛名。  用料:  粘米1千克、椰子2个、生粉1千克、白糖300克、炼奶250克、精盐5克、板兰叶数片,生油适量。  制法:  1、将粘米淘净,清水浸泡2小时,细磨成浆:板兰叶洗净,切碎磨烂,用洁白纱布包裹挤压出叶汁,椰子加工压出白色椰汁。  2、米浆掺入生粉搅拌揉和至起筋,加……[详细]
  “三色沙虫”是海南知名菜肴,把青红菜椒和沙虫放在一起爆炒,炒出的菜品红、青、白三色鲜明清雅,嫩滑脆爽,带有微辣味,口感上佳。沙虫做法通常有两种,即爆炒和煮汤。菜名:三色沙虫  所属菜系:海派菜食品用料回目录  鲜活沙虫(取净)250克,青、红菜椒各二个(重约100克),蒜茸2克、姜丝1克、葱丝1克、麻油2克、胡椒粉1克、芡汤30克、湿粉10克、生油1000克(实耗50克)、精盐10克、味精10克、……[详细]
  海南粽子与北方的粽子不同,它由芭蕉叶包成方锥形,重约半公斤左右,糯米中有咸蛋黄、叉烧肉、腊肉、红烧鸡翅等,热粽剥开,先有芭蕉和糯米的清香,后海南粽子有肉、蛋的浓香。香浓淡兼有,味荤素俱备,令食者胃口大开。海南粽子又以定安粽子、儋州洛基粽、澄迈瑞溪粽最为驰名。目录• 制作方法制作方法   外观上与内地的粽子有所区别,一般的海南粽子呈方锥形,米为精白纯正的糯米,馅料多为切方块的猪脚、新鲜的……[详细]
  菜包饭是安定一道特色小吃。定安定城人爱吃菜包饭,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全家聚集着吃菜包饭,有“齐心协力,拢住家财不流失”之意。菜包饭是把肉、菜、饭混在一起,用菜叶包着用手捧着吃的一种吃法,在定安县定城及邻近村庄老百姓中十分流行。这种吃法有点原汁原味的野性,但味道独特,还有特别的寓意。菜包饭是把肉、菜、饭混在一起,用菜叶包着用手捧着吃的一种吃法。这种吃法有点原汁原味的野性,但味道独特,还有特别的寓意……[详细]
  福塘村位于海南省乐东县佛罗镇西南端,总人口1701人。当地农民发挥“冬季温室”的优势,引进大棚种植技术,建立起哈密瓜生产示范基地,发展哈密瓜产业,被誉为“海南哈密瓜之乡”。   2004年,佛罗镇福塘村建立了首个大棚哈密瓜基地,并采用了无土栽培技术。截止2008年底,福塘村哈密瓜种植总面积达到2000亩,总产值达到3500万元,村民年均纯收入4300元。目前福塘村大棚哈密瓜种植面积达3600亩,并……[详细]
  海南省琼海市阳江镇利试考村是革命老区,一直以胡椒、橡胶、槟榔等传统热作物为主要产业,农民收入并不高,无法挤身致富行列。1999年,利试考村农民大胆引进了白肉火龙果种植,并不断摸索栽培技术,积累经验,琼海市农林局也在良种及资金上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由农民自创的“火龙果自然草生栽培法”和应用测土配方施肥以及活性生物调剂调理相结合的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在火龙果种植中获得成功……[详细]
  海南风味菜。白鳝的又一种烹调法,切圆形鳝片,用味料腌制后,成串油炸,可减除胶质油腻感,吃来鲜香干爽,回味无穷。  用料:   鲜活白鳝1条(重约600克)、鸡蛋黄2个、生油2千克(实耗50克)、玫瑰露酒10克、生粉50克,姜、葱、蒜头、香菜、精盐、味精、粗香料末、胡椒粉、香麻油各适量,红辣椒少许。  制作:  1、将活白鳝宰杀洗净,顺势断切出圆形片,每片厚度0.5厘米。  2、将全部调味料捣碎搅匀……[详细]
  嘉积鸭是“四大名菜”之一,嘉积是琼海市市府所在地。  嘉积鸭本产于东南亚,亦称番鸭。早在一百多年前,嘉积镇的华侨从南洋引进番鸭养殖,由于水土条件和喂养方法独特,嘉积地区养的番鸭以其脯大、皮薄、骨软、肉嫩、脂肪少、食之肥而不腻、营养价值高而闻名,后来人们将嘉积地区养的番鸭称为“嘉积鸭”,与“文昌鸡”、“东山羊”、“和乐蟹”并称为海南四大名菜。  相传早年嘉积镇加祥街一丁姓居民饲养的番鸭最为出名,其养……[详细]
  海参是一种名贵海味、其品种有刺参、梅花参、白秃参、花瓶参、克参、岩参等10多种。制法:(1)涨发海参发时用干净的陶缸或木桶为器具,把海参入缸放进清水。浸泡10--12小时后,取出用90℃沸汤氽进焖2--3小时,洗净,并用刀刮去腹部的砂子。(2)再放进锅内热水煮沸30--40分钟,捞出倒入清水缸内浸漂6小时,待海参肥软,即可剖开去除内脏筋络及杂质,反复清漂即成。如为刺参或体积较大的海参,清漂时用竹篾……[详细]
  特色:海南著名地方风味小吃,以大米粉条配靓汤及多种佐料调制而成。因文昌县抱罗饭所产最出名而得此名,又因其粉身比“海南扮”略粗,故琼北各地又称之为“粗粉汤”。制作:1、粉条:将大米酌量淘净,清水浸泡,细磨成浆,装进布袋,挤出水分,将粉袋再放清水中浸泡,然后将粉团抖出,加入食油、香油和清水调匀成糊浆,装入压粉筒(筒底有多孔漏眼),用力将糊浆徐徐挤压,通过漏眼成线条落入沸水锅中,刚熟捞起,过凉水冷却,置……[详细]
  苗族五色饭海南苗族五色饭,俗称五色饭,又叫青精饭或花米饭,因糯米饭呈黑、红、黄、紫、白5种颜色而得名。它是壮族、侗族在过清明节和农历“三月三”歌节时,家家户户都蒸煮的一种糯米饭,是壮家用来招待客人祭祀祖先的传统食品。海南苗族五色饭的做法五色饭有红、黄、紫、白、黑五色,皆用独特植物汗液作为天然色素拌在米中,并放进特制的木蒸笼中蒸成。1、黑色糯米饭,即用枫叶及其嫩茎之皮,放在臼中捣烂,稍为风干后浸入一……[详细]
  特色:海南特有的风味小吃。流行于著名侨乡文昌市一带,尤以锦山地区出名,故当地方言又称“锦山空心珍袋”。它是一种油炸米制品,无馅,大如排球。当地习俗多用于喜庆送礼志贺,一般不作商品销售。经面点师改进,将其体积缩小,可供日常制作与销售。原料:糯米粉500克、白糖100克,生油2000克。制作:1、取100克糯米粉用清水调拌,搓成粉团,放沸水锅里煮熟,捞出放在案板上,混入余下的400克糕米粉并加入白糖,……[详细]
    海南民间传统菜。斋菜,原为道家、佛家烹任的以三菇六耳、瓜果蔬茹及豆制品为主的素食菜肴,故又称“寺院菜”、“素菜”。     海南斋菜主要出自琼北的海口和琼山地区民间。除宗教活动需要外,传统的习俗为每逢农历大年初一,家家户户必吃 “斋”。其次为元月初九,也普遍“拜神”吃斋。      斋菜的最大特点是不使用动物性原料。就连某些植物性原料,如大蒜、坡芹、咸菜等也在禁用之列,近年来,由于素菜具有的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