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常熟支塘酒酿饼,是春天的时令食品,以当地的冬小麦和酒酿为主要原料。酒酿用以作药,可活血行经,散结消肿。支塘酒酿饼有荤、素之分,品种主要有玫瑰、豆沙、薄荷等味。酒酿饼以热食为佳,特点是甜肥软韧,色泽鲜艳,滋味分明,有浓郁的酒香味。……[详细] |
![]() | 选用果大核小、肉质肥厚而疏松的吴县洞庭东山鲜枣,经拣选、划纹、水洗、糖煮、冷却、干燥、整形二次干燥、蜜制等9道工序制成。所用鲜枣必须熟度一致(约八成熟),大小均匀;每只鲜枣上划纹50-70道,加糖煮60分钟后冷却,经24小时干燥,取出压扁、整形;第二次干燥12小时,待枣皮略微有糖霜析出即成。 特点:含糖量70%左右,外形扁圆,枣身干爽,遍布干丝,光泽油亮半透明,食之疏松,原果味浓郁。……[详细] |
![]() | 又名雁来红。产于江苏苏州。壳薄,肉嫩,多汁,鲜甜。生吃可以清暑泄热,除烦止恼;熟食开胃健脾,益气利尿。……[详细] |
![]() | 又名甲鱼、团鱼、脚鱼、水鱼、元鱼、山瑞。 产于江苏张家港。 其头略呈三角形,嘴长而突出,鼻孔位于吻前端,眼睛小,脖子长粗大,尾短小,四肢肥壮,颈、尾和四肢均有较强的伸缩力,身体呈椭圆形,背腹扁平,体表无角质板,而覆以柔软皮肤;骨板亦不发达,背腹面边缘裹有柔厚的结缔组织,俗称“裙边”。背面为橄榄绿或棕灰色,有黑斑,腹面黄白色。为卵生,用肺呼吸。喜温怕冷,喜静怕惊,喜洁怕脏,栖息于江、湖、塘、库及较大……[详细] |
![]() | 油氽紧酵又称紧酵馒头。冬令上市,尤其到春节之前时,是人们互相馈赠的礼品。被称为“兴隆馒头”。紧酵,即指做包子面皮时,用酵母不多,经蒸制后膨胀松软程度低。因此,紧酵馒头蒸熟后虽不及一般包子软松膨胀,但一经油炸,却能继续膨胀,且能外脆内松,汁多味鲜。 一般肉包子,热食时卤汁较多,冷却后却无汁,均被松软的包子皮所吸收。而紧酵面皮吸收卤汁慢,故冷却后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置两三天再去油炸仍有卤汁。……[详细] |
![]() | 苏式月饼是江苏省苏州市的特产。苏式月饼是中国汉族中秋节的传统食品,为苏式糕点.受到江北部分地区和江南地区汉族人民的喜爱,皮层酥松,色泽美观,馅料肥而不腻,口感松酥。苏式月饼制作技艺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苏式月饼,皮层酥松,色泽美观,馅料肥而不腻,口感松酥,是苏式糕点的精华。苏式月饼的花色品种分甜、咸或烤、烙两类。甜月饼的制作工艺以烤为主,有玫瑰、百果、椒盐、豆沙等品种,咸月饼以烙为主,……[详细] |
![]() | 八珍糕以粮食、粮类、油脂为基本原料,配以有疗效的食物为辅料。苏州稻香村制作的八珍糕,采用清代民间验方,选配了五味食品兼药物,如淮山药、白扁豆、南芡实、砂仁等和三味中药材,如党参等,能起到促进食欲,防病保健作用,是苏式糕点中著名的食疗食品,1982年被评为江苏省名特食品。( 苏州)……[详细] |
![]() | 芝麻酥糖主要品种有玫瑰白麻酥糖、椒盐黑麻酥糖、玫瑰猪油酥糖、椒盐猪油酥糖等,是苏式糕点中熟粉制品包屑折叠的代表品种,其特点是皮薄屑多,密细纹罗,芯屑分明,甜味纯正,松酥爽口,是苏州著名的特产。既可作茶食点心,也可作礼品赠送亲友。( 苏州)……[详细] |
![]() | 鲥鱼,是苏南长江口一带特有的传统水产佳肴。无论是清蒸、红烧,均鲜美可口。此种名贵鱼类,产地只限于虞澄一带江面,且捕捞季节很短,只在端午前后才能见到,故奇货可居,身价百倍,鲜中又藏着膏肥传说鲥鱼本是西王母瑶池里的仙女,后因触犯天规,被罚入东海,变成鱼,因长得漂亮,被龙三太子收作侍从。有年五月,龙三太子带着鱼去鄱阳湖相亲,路经福山港,冲了张天师的法事,被天师拿下,待午时开刀祭台,后被一姑娘救下,才……[详细] |
![]() | 昆山奥味酱鸭,简称奥鸭。配方技艺源出清宫药膳系列。太和奥鸭其特点是色、香、味,营养四者俱佳,有“一家奥煮,满街飘香”之誉。周市太和馆的奥味品,熔“奥”、“酱”两种烹调技艺于一炉,制作成目前的奥味酱鸭。特点是肥而不腻,嫩而不烂,鲜味入骨( 昆山)……[详细] |
![]() | 百年老店奥灶馆,坐落在亭林路半山桥南堍,奥灶面以红油爆鱼和白汤卤鸭面为首红油爆鱼面:爆鱼一律用青鱼制作,面条用精白面加工成龙须面,细白柔嫩,红润喷香,食之爽口白汤卤鸭面:则以“昆山1鸭”用老汤烹煮,故肥而不腻。一碗别具风味的奥灶面,将为您增添无穷的乐趣,留下无穷的回味( 昆山)……[详细] |
![]() | 锅油鸡为王四酒家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创制。业主王四家藏秘制油锅,每至春秋佳日,取三黄母鸡煮半熟,冷却后,置油锅中以微火焖成。油鸡肥大丰满,色泽金黄光亮,肉味鲜嫩肥酥,油卤芳香扑鼻。亦被列入《中国菜谱》( 常熟)……[详细] |
![]() | 叫化鸡又名黄泥煨鸡。相传明末清初虞山之麓有一乞丐,宰鸡去内脏后,因无锅灶,遂涂上山泥,置火堆中煨烤至熟,去泥壳而食,味极鲜美。“叫化鸡”由此得名。民国9年,山景园名厨朱阿二,选地产“三黄”(黄羽、黄嘴、黄脚)母鸡,配以鸡肫、鲜肉,火腿、香菇等为填料,用荷叶包裹,并改进涂泥等制作工艺,讲究火候,煨熟去壳,不失原形,装盆淋上麻油后,随附芝麻甜酱和葱白段蘸食。因皮色金黄,香气四溢,肉质酥软肥嫩,腹藏配料……[详细] |
![]() | 太湖 银鱼……[详细] |
![]() | 桂花糖油山芋……[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