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慈溪市特产

慈溪市特产介绍第2页

  拉绒篰是慈溪天元一带对拉毛果的俗称,拉毛果又名蓟果、越绒草,有的地方土名洋菜篰,系川续断科,川续断属,是棉毛纺织品的起绒工具。相传我国是从日本引进的。1929年,余姚长丰乡人赵宇椿赴日本考察,归国时引进拉毛果籽,在三溪口试种,经多次栽培成功,逐渐向余姚全县推广。慈溪市天元镇当时属姚北重镇,因土质好,所产拉绒篰个体完整,坚韧挺直,齿齐而密,色泽光亮,大小均匀,成为余姚著名的特产,产量占全国90%。新……[详细]
  慈溪胜山、坎墩、庵东、沧田一带以盛产西瓜遐迩闻名。明嘉靖《余姚县志》载:“西瓜产眉山(今浒山镇眉山村一带),海者隽美。”的确,浒山以北海地西瓜口味特好,甜味特浓,深受人们喜爱。其原是这一带为钱塘江冲积平原,土质肥沃松软,微带盐碱,而盐碱正是使西瓜增加甜味的因素。目前主产地稍北移,大致在二塘至六塘一带。民国《六仓志》记载:“西瓜产塘北,有红瓢、黄瓢两种,绿皮,有皮斑,而瓢白者为雪瓜。”1987年种植……[详细]
  崇寿为慈溪辣椒的主产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种植面积近万亩。此外杭州湾、庵东、胜山、新浦、坎墩等地种植面积也较多。辣椒是国内外人民喜食的一种调味品,对许多名食佳肴增味、添色起着特殊的作用。辣椒属茄科,为一年生植物,有“红色药材”之称,对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机能、增强人体抗病力和生命力有着明显的作用,还可以防癌、抗癌、推迟衰老,对高血压、脑溢血、败血症、动脉硬化、神经炎、肠胃功能障碍、夜盲症等50多种疾病……[详细]
  大头菜,学名芜菁,根肥大,质较萝卜致密,有甜味,呈球形或扁圆形,主要为白色,也有上部绿或紫,下部为白色者。本种原产我国,洋种原产欧洲北部。慈溪主产地在坎墩、胜山、新浦一带。大头菜的块根可鲜食,也可加工制成紫香菜、龙须菜、辣片、什锦菜等。清光绪时,慈溪已有种大头菜的历史记载。新中国成立前后,三北大头菜在沪杭甬一带很有名声。据传,大头菜还有一个动听的民间故事,说是天上王母娘娘天天吃山珍海味,反而厌食不……[详细]
  慈溪市横河镇于1985年开始从杭州、日本、美国引进草莓,试种了4年,到1989年起种植面积逐渐扩大。目前横河镇草莓种植面积为5200亩左右,销售以鲜食、加工、速冻相结合,以供应本地市场为主,同时销往宁波、奉化等地。部分草莓供应奉化速冻厂、慈溪冷冻厂。慈溪人好客,“夏有杨梅,冬有草莓”。隆冬时节在慈溪做客,主人大多端上一盆鲜红的草莓。尝一口草莓,满口甜汁,让人赞口不绝。这就是横河人给社会带来的新贡献……[详细]
  丝瓜络,又称丝瓜筋,是丝瓜长老后加工而成的。新浦丝瓜络素以洁白、个大、挺直、质坚著称。新浦镇种植丝瓜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传说是过去做药材生意的人从印度尼西亚带来丝瓜籽种植繁衍开来的。以往,由农户自由种植,但因有传统的种植习惯和种植技术,区域比较集中。20世纪80年代后期,慈溪丝瓜络由原料出口改为产品出口。丝瓜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上记载丝瓜对人体有强身健脑之功效。丝瓜性甘平,略偏凉……[详细]
  甜叶菊,菊科,又称甜菊,原产南美洲,多年生草本。基部木质化,一年生植株高一米左右,主茎分枝性极强。叶对生,呈倒卵形至宽披针形,上半部边缘具粗锯齿。味极甜,叶片中的甜味成分叫甜菊精苷,甜度是蔗糖的200至300倍,是一种高甜度、低热量、无毒性的天然植物原料。浒山的甜叶菊是1988年从日本引进的。其播种、插条、分株均易。目前不少国家和地区的食品工业都利用其叶于糖果、糕点、饮料等制作。用于烟草可提高其甜……[详细]
  榨菜,又称块茎芥菜,系十字花科,芥菜属,其肥大的肉质茎经腌制加工,成为一种鲜美可口、深受顾客欢迎的家常便菜。慈溪市榨菜生产起步较迟但发展迅猛。榨菜,原产四川省,故又名“川菜”。上世纪六十年代起,慈溪开始引进榨菜,品种有全碎叶、半碎叶、草腰子、浙桐一号等。七十年代在棉区逐步扩大,至1987年种植面积达47346亩,大致分布在东山头、崇寿、建塘、小安、义四、西三等地。目前以周巷镇小安的榨菜最为著名。周……[详细]
  新浦葡萄,目前种植面积稳定在2000亩以上,居宁波市第一。新浦镇黎阳村楼家是开发葡萄种植的发源地。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在房前屋后搭棚种植,以后逐步向田野扩展,到80年代形成葡萄村。品种以巨丰为主,此外尚有金皇后、藤稔等。黎阳村靠葡萄起家,平均亩产3000斤。附近各村纷纷效仿,形成一种特产的氛围。夏季,这里阴凉舒适,绿叶、紫果,环境十分幽美。8月,正当葡萄收摘季节,黄岩、舟山等地客商,纷纷上门采……[详细]
  河蟹,又称螃蟹,俗称大闸蟹,学名叫中华绒螯蟹。我国沿海各地都产河蟹。河蟹肉味鲜美,为我国产量最大的淡水蟹类。捕捞蟹苗进行放养,可收到显著的增产效果。匡堰螃蟹养殖已有七八年历史,产品销到上海等大城市。螃蟹其貌不扬,有毛有螯,形似可怕,外行人不敢捕捉,故鲁迅先生有“第一次吃螃蟹的是英雄”之说。我国古人以“持蟹对菊”为乐事,可见古人早已品尝了螃蟹的鲜美。螃蟹是优质的水产品,为广大城乡消费者所喜爱。因为价……[详细]
  慈溪大白蚕是浙江省五大名豆之一,也是全国著名的蚕豆良种,粒大质优,闻名中外,系慈溪市外贸出口的主要豆类。1998年获省优质农产品金奖。蚕豆,豆科,慈溪俗称倭豆、大豆,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与大小麦、油菜等俗称春花。慈溪种豆历史悠久,明成化《四明郡志》已有种植记载。姚北《2六仓志》载:“海地产豆……荚实大……多输出境。”由此可知慈溪大白蚕豆很早以前就有出口。明代,慈溪沿海常受倭寇骚扰。嘉靖三十四年(1……[详细]
  慈溪境内江河纵横,湖泊池塘星罗棋布,是野生黄鳝繁殖的好地方。乡间常用蚯蚓作饵,用一根小竹竿,扎钩诱捕,甚易得手。较大规模的则用特制的小竹笼诱其入内,夜间放在河沿田边,因竹笼内有喇叭形入口,黄鳝有进无出,第二天早晨就可一一收取。黄鳝,学名鳝鱼,鱼纲,合鳃科。体呈鳗形,长达50余厘米,黄褐色,具暗色斑点。常潜伏于泥洞或石缝中,河埠头食料多,尤是黄鳝栖息的好地方。黄鳝,是慈溪民间餐桌上的佳肴,味鲜香,肉……[详细]
  慈溪河鳗,俗称本江鳗,质量和价格高于他地所产,素为省内外人士称道。河鳗,学名鳗鲡,简称鳗,亦称白鳝。体长,呈圆筒形,长达60余厘米,背侧灰褐色,胸肚呈白色,慈溪本地鳗背呈黑色。慈溪市池沼河湖均有河鳗繁殖,养殖点分布在三北镇窖湖旁边。周巷镇徐其明的鳗业公司在广东中山、顺德、惠州等地有露天养殖场七个,占地3000亩,年产河鳗1500吨以上,大部运回慈溪加工外销。目前,慈溪市河鳗养殖业正在全市迅速发展,……[详细]
  慈溪人评鳖,常以本江鳖、外江鳖相区别。其原因是慈溪本江鳖栖息于慈溪平静的有机物较多的河湖池沼,生长条件好,食物丰富,使它们长得肉质肥厚,营养成分中动物胶、磺质及维生素B含量较多,能有效地滋补人体。但产量少,价格昂贵,售价远高于外江“沙鳖”。识别本江鳖和外江鳖极为容易,慈溪本江鳖背部一般呈黑色或青灰色,肉体较厚,鳖裙特别厚,四肢伸缩灵活,有物接触其头部反应敏捷,状极凶猛。而外江鳖背部呈灰黄色,有沙点……[详细]
  四明山区产笋,三北地区产雪里蕻菜,笋干菜成为当地传统的土特产品。慈溪土质松软、滋润,特别适宜雪里蕻菜生长。每当慈溪雪里蕻菜收割、腌制后,正是四明山区雨后春笋源源不断运到三北地区推销之时。三北人把雪里蕻菜腌成“刀督菜”,即用刀切成2厘米左右的段,踏实压腌六七天。把笋切成片煮熟,与腌好的雪里蕻菜拌和后,趁天晴暴晒成美味可口的笋干菜。夏季,只要捞一撮笋干菜,用开水一泡,就可吃到既有笋鲜味又有菜鲜味的笋干……[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