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 > 株洲市特产

株洲市十大特产

1、炎陵黄桃 地理标志产品
推荐1
炎陵黄桃
  炎陵黄桃,又称高山黄桃,以香、脆、甜而闻名于世,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生长于湖南省炎陵县平均海拔400-1400米的深山之中,是纯原生态,无公害的保健水果。2011年炎陵县被评为“中国优质黄桃之乡” ,是湖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区县,同时在黄桃产业方面也是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县。2016年正式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并获评“2016湖南十大农业品牌”。炎陵黄桃在炎陵县已有30年的栽培历史。是1987年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引进最新选育的优良黄桃新品种—锦绣黄桃,在海拔400~1000 m的山区进行试种,表现出适应性强、早果丰产、果型大、不裂果、外观美、产量高、品质优、效益好等优点。从2007年起,炎陵黄桃迈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每年新增面积近千亩。到目前止,炎陵黄桃初步形成了“一乡一业、一……[详细]
2、醴陵瓷器 地理标志产品
推荐2
醴陵瓷器
   中国历史文化悠久,瓷器文化是中国极具代表性的文化,在英文里中国和瓷器都称为“CHINA”,可见中国瓷器在世界范围内的巨大影响。釉下彩瓷是我国一种传统的陶瓷装饰艺术,尤其是醴陵出产的釉下彩瓷,在世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博宝宝珍商城里展示的醴陵釉下五彩瓷器,制作精美,技艺精湛,把我们带入到一个五彩缤纷的瓷器世界,瓷器作品极具欣赏和艺术价值。  中华民族是喜爱红色的民族,人们更是愿意将美好的祝福送给亲朋好友,因此,中国红瓷做为国礼送给了四十八位尊贵的非洲客人。从而兴起了红瓷收藏热。而更多的礼仪交往都少不了中国红瓷的身影,它传递着友谊和美好祝愿。而今醴陵红瓷更是蓬勃发展,以红玉红瓷为代表的红瓷企业不断进取,将更多更美的红瓷带给爱好和平的中国人民。  醴陵是一座古老而充满现代气息的江南城市,享有“瓷城”……[详细]
3、醴陵花炮 地理标志产品
推荐3
醴陵花炮
  醴陵还是花炮祖师李畋的故乡,花炮生产,历史悠久,遍布城乡。醴陵花炮走出了一条由没落到辉煌的创业之路,实现了产品由单一向多元转变,由千百年的传统生产技术向传统技术与现代科技成果相结合转变,由内销为主向出口内销并举转变,花炮产值位居全国主要产区县(市)前茅,并销往80多个国家、地区和全国各地。在′99昆明世博会、′99中国普洱茶叶节、首都国庆50周年及澳门回归等重大焰火晚会上,醴陵烟花大放异彩,以迷人的魅力赢得了世人的由衷赞叹。在两大传统产业发展的同时,服装、建筑、防水建材、印刷包装、化工等产业不断壮大,成为新兴产业群,服装、建材行业年产值分别超过4亿元和10亿元。……[详细]
4、茶陵大蒜 地理标志产品
推荐4
茶陵大蒜
  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紫皮大蒜与生姜、白芷并称茶陵三宝,栽培已有400多年历史,2001年6月通过市科技项目鉴定.茶陵大蒜主要分布在虎踞、平水、潞水、思聪、米江、城关等乡镇,主要产品有青蒜、蒜球.分别集中在12月~翌年2月,4~5月出产,是我市淡季蔬菜品种之一,茶陵以生产蒜球为主.除作调味品外,主要供作种蒜用或出口.近年来在平水镇狮口村和思聪乡华隆村建立了茶陵大蒜提纯复壮示范基地60多hm2,使得茶陵大蒜种子质量大大提高.……[详细]
5、醴陵烟花 地理标志产品
推荐5
醴陵烟花
  醴陵花炮起源最早可上溯至唐代,距离现在已经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以产地醴陵而被概括命名。当地是烟花的发祥地,也是花炮祖师李畋的故乡,被誉为名副其实的“花炮之乡”。由来  相传唐朝初年,吴楚间瘟疫流行,李畋在其家乡麻石村用竹筒装填火药燃放,利用0时产生的气浪和硝烟驱散瘴气,控制病疫传播,并曾为唐太宗李世民“驱鬼祛邪”。李畋因开火药用于“爆竹”之先河,故被花炮行业尊为祖师爷,称为李畋先师。这个李畋就是湖南醴陵人。后人将炮竹加以改进,以纸筒代替竹筒,变单发为连响,并研制出了五彩斑斓、绚丽多彩的烟花。尔后花炮逐步形成规模宏大的产业,为许多花炮产地带来了滚滚财源,醴陵也因此成为江南富庶之地。历史  醴陵自古便是中国花炮生产的中心之一,是烟花鞭炮的发源地,。据史料记载,“湖南生产鞭炮始于唐代,发达于宋末及清……[详细]
6、茶陵黄牛 地理标志产品
推荐6
茶陵黄牛
  茶陵黄牛是该县养殖范围较广的特色农产品,由农民天然放牧。茶陵黄牛肉质细腻、味道鲜美,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富含氨基酸和矿物元素等特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2011年1月,茶陵黄牛在国家工商总局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茶陵县属半山、丘陵地区,草场资源丰富,饲养黄牛历史悠久,1999年被省政府确定为草食动物发展基地县,2011年“茶陵黄牛”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地理标志,为了推广先进的科学饲养技术,加快我县黄牛产业的发展,县政府研究决定,聘请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养牛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良种黄牛育种委员会副理事长许尚忠同志为茶陵县黄牛养殖首席技术顾问,主要为养牛大户提供科技指导,并于7月9日由县人民政府给他颁发了聘任书,聘用时间10年。 据悉,茶陵县是农业大县,各地农民均有养黄牛的习惯。茶……[详细]
7、攸县米粉 地理标志产品
推荐7
攸县米粉
  攸县米粉是湖南株洲攸县的特产。攸县粉,是湖南省株洲市攸县的一种地方特色米粉,其口感细腻,爽嫩,有多种做法与吃法,深受广大老百姓的欢迎与喜爱。图片攸县粉,和俗称的米粉制作方法大致相同,主要以大米为原料,经浸泡、蒸煮、压条等工序制成的细小的条状,其质地柔韧,富有弹性,水煮不糊汤,干炒不易断,配以各种菜码或汤料进行汤煮或干炒,爽滑入味,深受广大老百姓的喜爱攸县米粉 攸县食品行业协会 13355195 米粉……[详细]
8、攸县豆腐 地理标志产品
推荐8
攸县豆腐
  攸县的豆腐名气远扬,有香干子、桃水的百叶豆腐、皇图岭的水豆腐和丫江桥的油豆腐。 攸县豆腐生产历史悠久。据《攸县志》记载,明清时期,攸县豆腐就作为一个行业而繁盛,誉满三湘。攸县许多豆腐师傅都是祖传父教,世代为之。制作的豆腐工艺独特,做工精细。从用水、选豆、磨豆、蒸煮、点膏等方面严格把关,保证了质量,以其新鲜滑嫩、色泽温润、清香美味而颇受欢迎。  据有关部门统计,2009年攸县共有300家左右的公司或小作坊生产豆腐,年产值4000万元。其中注册了公司并通过工业企业生产QS认证的有三家,分别是拉子豆腐、万事发和世纪红,其中有2家5个产品获国家专利。目前产量较大的是拉子豆制品公司,常年员工有35人左右,最多一日消耗黄豆达5800斤,年实际产值近1000万元,主要产品为“拉子”牌腐乳、腐竹、香……[详细]
9、醴陵釉下彩瓷 地理标志产品
推荐9
醴陵釉下彩瓷
  产地:中国湖南醴陵。   历史:醴陵瓷器起源于清朝雍正年间,迄今已有250多年的历史。据有关史料载,雍正七年,广东省兴宁县有个名叫廖促威的人,在醴陵发现瓷泥矿,便带了20多人来这里烧瓷。当时只能烧造一些粗瓷器。光绪年间,醴陵开始出现单色下彩,并逐渐烧造出多种颜色的精美的釉下彩瓷。60多年以前,老艺人吴寿祺运用国画手法,成功地彩绘出了多种釉下彩荷花瓶。品种:釉下彩日用瓷既有配套齐全的中、西餐具、茶具、酒具,还有造型新颖、色彩古雅、纹饰大方的日用艺术瓷。这些产品在造型、图案、色调、纹饰 等方面都颇具匠心。  特点:醴陵瓷器画面五彩缤纷,犹如罩上一层透亮的的玻璃纱,色彩显得格外清新、柔和、明亮。釉下彩的釉是一种很坚硬的玻璃质,它保护着画面,耐磨擦、耐高温、耐酸碱腐蚀,能始终保持原来色彩。  工艺:……[详细]
10、酃县白鹅 地理标志产品
推荐10
酃县白鹅
  酃县白鹅产地(或分布):湖南酃县沔水流域的沔渡、十都等地。数量:1980年调查有种鹅0.5万羽,年饲养量达7万多只。主要特性:体型小而紧凑。头中等大小,有较小的肉瘤,母鸡肉瘤偏平,不显著。全身羽毛白色。喙、肉瘤、胫、蹼橘红色,爪白玉色,皮肤黄色。初生重为78.66克;成年体重公鹅为4.25千克,母鹅为4.1千克。屠宰测定:6月龄半净膛公鹅为84.15%,母鹅为83.95%;全净膛公鹅为78.17%,母鹅为75.68%。开产日龄158天,年产蛋45枚,蛋重为142.51克。蛋形指数1.49,壳厚0.59毫米。公母配种比例1:2~4,种蛋受精率约98.2%。(1)土壤地貌情况:炎陵县属山区农业县,地貌以山地为主,占全境86.9%。此外,丘陵占7.17%,冈地占1.55%,溪谷平原占4.36%。土……[详细]

全部株洲市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