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名产特产推荐--刀篇

榆次刀削面
  以刀工、削技绝妙而被人称为飞刀削面。所用之刀是特制的瓦形刀。面要揉成尺余长的筒状,削面时人站锅前,一手托面,一手持刀从上向下往锅里削。削出的面条呈三棱形,条条宽厚长度一样。工艺精巧的厨师削出的面条“一根落汤锅,一根空中飘,一根刚出刀,根根削面如鱼儿跃”。吃起来内虚、外筋,柔软光滑,容易消化。……[详细]
金刀拷羊背
  这道菜也是蒙古族人在非常隆重喜庆的场合才会制作的一道美食,按照蒙古族师傅的话来说,一头羊除了羊腿,肉就都在羊背上了,所以烤羊背也是一道庞然大菜。……[详细]
飞刀削面
  刀削面   以刀工、削技绝妙而被人称为飞刀削面。所用之刀是特制的瓦形刀。面要揉成尺余长的筒状,削面时,人站锅前,一手托面,一手持刀从上向下往锅里削。削出的面条呈三棱形,宽厚长度一样。工艺精巧的厨师削出的面条“一根落汤锅,一根空中飘,一根刚出刀,根根削面如鱼儿跃”。吃起来内虚、外筋,柔软光滑,容易消化。 ……[详细]
长海刀鱼
  刀鱼又叫带鱼、牙带鱼,是鱼纲鲈形目带鱼科动物,带鱼的体型正如其名,侧扁如带,呈银灰色,背鳍及胸鳍浅灰色,带有很细小的斑点,尾巴为黑色,带鱼头尖口大,到尾部逐 渐变细,好像一根细鞭,头长为身高的2倍,全长1米左右,带鱼肉嫩体肥、味道鲜美,只有中间一条大骨,无其他细刺,食用方便,是人们比较喜欢食用一种海洋鱼类,具有很高营养价值,对病后体虚、产后乳汁不足和外伤出血等症具有一定益作用。……[详细]
出骨刀鱼球
  刀鱼口味鲜美,惟细刺骨较多,吃时甚为不便,常熟福山港所产刀鱼多而且肥。公元一九二0年间,常熟“山景园”老厨师郑小六,创制了出骨刀鱼园的方法,吃时很便利,并保持原有刀鱼的鲜味。鱼园成小园球形,色泽洁白,浮在汤面,汤色澄清,鲜美清香。鱼球非常细嫩,如水豆腐一般,入口即化。此菜一经改制后,群众很为喜爱。……[详细]
清蒸刀鱼
  东营为黄河的入海口,每年盛产新鲜刀鱼。刀鱼营养丰富,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清蒸刀鱼口感清淡,保持了刀鱼的原味,东营各大小餐馆均可品尝,30元左右一盘。……[详细]
芜湖刀鱼
  刀鱼,又称“刀鲚”、“毛鲚”,鳞细白如银光闪烁,一般长约30厘米左右,雌大雄小,体形狭长扁平似刀。据《辞海》记载:“春夏集群溯河,分别到河流上游或在河口产卵,形成渔汛,产卵后又返归海中。”长江下游从南京到南通的水道,通常是刀鱼鱼群出入的最佳地段。江阴地处长江河口入海处的南岸,是鱼群回游的“黄金水道”,拥有的河岸线长途上百里,又有相当规模的捕捞能力,所以,每年上市的刀鱼,其产量在长江下游各县市中雄居榜首。往往春节一过,渔船竞发,渔人的兜篓里就银白一片。旺季来临时,大街小巷,只要叫卖的人一招引,围者……[详细]
蒙古刀具
  蒙古刀具主要有蒙古刀和王节腰刀。 蒙古刀刀身一般采用优质钢打制,十几厘米至数十厘米不等。刀柄和刀鞘非常讲究,有钢制、银制、牛角制、骨头制等多种;刀柄和刀鞘的表面有精美的花纹,有的还填烧珐琅,镶嵌宝石。 王爷腰刀采取浑厚的蒙镶手法,配以花丝工艺,腰刀刀柄呈蒙古王爷顶戴挽沿帽形,刀鞘顶端似鹰头,鞘身有八瓣含珠的二朵金花编嵌的图案,一条小龙伏在刀套上的腰挂,使王爷腰刀显得生机勃勃。……[详细]
大庆刀削面
  刀削面全凭刀削,因此得名。用刀(或方形薄铁片)削面团成柳叶状入汤中(刀法不同能削出扁形或三棱形面条),有些高手能每分钟削出130多刀(头顶削、双手削、两根削等技法属于杂技技法,大师级的面点师多不屑此道)。刀削出的面叶,中厚边薄,棱锋分明,形似柳叶;入口外滑内筋,软而不粘,越嚼越香!……[详细]
三池刀削面
  徐水之阳的三池村因削面而出名。三池削面与山西削面不同,原料选用荞面而不是麦面;削面的刀用平刀,削出的面条长、薄厚均匀,而不是那种中间大、两头尖的面鱼鱼;盛面不用碗而用平盘。三池削面可按食者的不同要求削出宽窄薄厚各有差异的不同品种。入锅煮熟装盘,调上油辣子酸醋,撒一撮葱花。入口光滑筋道,口感极佳。合阳县城已有好几家三池削面店,许多人还喜欢专程去同家庄品尝地道的三池削面。……[详细]
平遥刀削面
  【原料】 精粉1000克,水500克左右 【制法】 将面放入盆中,加水和好,略饧,再揉匀揉光,揉成后头大、前头小的圆柱面形,左手托住和好的面块,右手执削面刀,先从面块的里端开刀。第二刀接前部刀口上端削出,逐刀上削,削成扁三棱形宽度相等的面条,直接削入开水锅煮熟即成。操作过程中,要掌握刀口与面块的角度。 【特点】 形为柳叶,三棱两端尖,标准长度不过25公分,吃时筋、韧、利口 注:此面食适于浇各种荤素浇头、打卤,亦可炒着吃。削面刀的铁片呈圆弧形。削面时掌握刀与面的角度,否则易削成片……[详细]
砍三刀
  砍三刀,又名油布袋,色呈金黄,绵甜利口,是五台山人春节期间的主要食品之一。每年年关,家家制作,户户蒸食,代代相传,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五台劳动人民生活贫困,常年以玉米为主食。为了改变这种单调乏味的饮食,五台人便创制了一种粗粮细作的食品。……[详细]
芜湖三刀
  “三刀”是指“剪刀”、“菜刀”、“剃刀”。“三刀”为芜湖市的传统产品。剪刀生产始于明末清初,做工精细讲究,为全国三大名牌剪刀(即芜湖赵云生剪刀、杭州张小泉剪刀、北京王麻子剪刀)之一。其中,杭州“张小泉”剪刀,也是师出芜湖(张小泉,明末安徽黟县会昌乡人。其父张思家,自幼在以“三刀”闻名的芜湖学艺。小泉在父亲的悉心指教和实践中,也练就了一手制剪的好手艺。),可以说芜湖是中国名副其实的“剪刀之乡”。厨刀处理后可做到一刀三用,即前部用于片,中部用于切,后部用于剁。芜湖剃刀,式样美观大方,刀口锋利,耐磨经……[详细]
刀切酥
  内蒙古风味点心。以面粉、饴糖、糖粉、植物油为主料烤制而成。用面粉、糖粉、植物油印成糖油酥;面粉加饴糖、白开水和成皮面。待醒好后,包上糖油酥擀成长形片,表面抹上油,卷成半圆形长条,切成适度厚的片置烤盘内,入烤箱烤熟即成。成品褐色,味甘甜。质酥脆。……[详细]
双王刀具
  东营区麻湾村的王清水和王清洁兄弟俩打制的菜刀在当地很有名气, 被人称做“麻湾双王刀” . 据了解,王氏兄弟的祖上曾给义和团打制刀具等武器, 以其刀快顺手而出名, 王清水和王清洁兄弟俩又从父辈那里继承了打制菜刀的手艺。 他们打出的菜刀质量好, 份量适中, 中间夹钢, 刀刃锋利耐用。 当地人愿意用他们打制的菜刀, 他们也一改过去挑着铁匠炉子走四方的方式, 买来加工机械在家里搞加工, 不用出门就有客户上门来购。 现在,王氏兄弟俩每年能打造出两万五千多把菜刀, 客户遍及东营、 滨州、 德州和淄博等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