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名产特产推荐--糕篇

  夏思源清真糕点夏思源清真糕点产于陶庙镇夏庄,始创于清朝乾隆年间,迄今有二百六十年历史。具有晶莹透亮、酥脆香甜、甜而不腻、入口既化、营养丰富之特色。畅销于山东、河北、上海、成都、兰州等地,倍受赞誉。许多港台同胞回乡探亲,把它作为珍品带回馈赠品尝。……[详细]
  炉城中桥东西两街口处,被称为“炉城的春熙路”,是特别繁华所在。“麦秋”糖果糕点铺主人姓王,延聘内地擅长糖果糕点师傅制作。常售玫瑰、金钩、蜜饯、点心以及各型糖果糕点,由于配料精选,制作工艺讲究,有甜、有咸、酥、脆、香、美,样式多、品种齐全,中秋前特制月饼大小供各类人选购,食客都说炉城“麦秋”月饼在西康是手屈一指的,可与成都媲美。……[详细]
  中秋月糕是乐山市五通桥的传统特产。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原料配方(按成品46千克计算) 面料:回粉13千克 搅糖13千克馅料:白砂糖7千克 蒸熟粉7千克 碎冰糖2千克 碎桔饼2千克 熟菜油2.5千克 色素按国家标准制作方法 1.制回粉:(1)选料:选大粒糯米,用罗筛掉杂质和碎米;用50~60℃的热水淘洗约10分钟,捞起沥去水分后,加盖捂20分钟即可摊开待用。(2)炒米:将捂好的糯米,以油制过的河砂拌炒,火势要旺,每锅炒米1千克,要求炒到糯米“跑面”时,快铲起锅,用罗筛去砂子即可。(3)磨粉与回粉……[详细]
  发糕是有特殊用途的食品,虽然在惠州十分风行,但在市面上一般是见不到的。因为制作过程总往往混入花-,而且每次总是蒸很大的一个,又被称作大红发糕,取其色彩喜气、名字吉利,是一种讨口彩的喜庆食品,普遍用于人生各种喜事的礼仪当中,婚嫁、寿诞、生子都少不了发糕助兴。制作发糕一般使用纯粘米,加糖、发粉或糕种,蒸发糕的笼屉特别巨大,蒸好的糕点发得越大主人家就越高兴。仪式中,主人将大发糕切成小块,或作为贺客的回礼,或分发街坊四邻,让大家都可以分享到欢乐和福气。……[详细]
  内蒙古传统小吃。将黄米粉炒熟,加适量小麦面粉拌匀,冲入开水和成硬面团,加温发酵。把发酵好的面团捏成适度大小的圆圈,下入烧沸的植物油锅中炸熟即可。特点是外皮酥、香、脆,内部软、糯、甜。家庭逢年过节都要做糕招待宾客。……[详细]
  大梨糕,是儿童喜食的一种甜食。作法是:用糖、起子加水,放在小钢锅里上火熬制,发起后则成凸状,中间有蜂眼,放凉后食用,又香又脆。……[详细]
  安庆麦陇香糕点:已有百年历史。系取自诗人苏东坡的“麦陇风来饼饵香”诗句而命名。达350余种。墨子酥为百年传统产品,其色泽乌黑,油润香甜,入口细腻,食后齿颊留香,具有润肺、止咳、通便、乌发之功效。中式蛋糕色泽金黄,入口松软,香甜,富有弹性,质地均匀,毫无杂质,适宜老年、幼儿食用。……[详细]
  在以大米碎细为主的熟食中,应城有一种古老而独特的传统风味小吃,叫做甑仁糕,又名挺糕。卖甑仁糕的人,肩挑担子,手中敲打着竹板,沿街现做、现蒸、现卖。食客即围着担子,争相购买,边等边吃。每次只能蒸一只甑,以两至三个甑交替轮换蒸制。甑小巧玲珑,古色古香。在小木甑内有个活塞,蒸熟端开后,再往一个小木柱上一按,蒸糕随活塞冲出,即可装盘食用。甑仁糕其质地雪白,松泡细腻,味美柔软,甘甜爽口,营养丰富,益于消化吸收,能补虚疗膈、厚肠,养脾胃,有益于人体健康,是老幼妇孺皆适的营养美食。……[详细]
    灌云大糕,又名“玉带糕”,民间通称“桂片糕”,是节庆假日和馈赠亲友必不可少上等食品,而“玉带糕”的名称,历史悠久,美誉流长,其中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典故。  清朝康熙年间,河道大总督、左殿张丞相,在康熙六十年(1721年)治理河道时,曾驻跸大伊山古佛寺,他感到寺内素餐单调乏味,便问主持僧人,大伊山有何名贵食品,老和尚即捧出本地特产的桂片糕。那形状似本朝一品官饰玉腰带,洁白如雪,清香四溢,蝉翼般的薄片,放进口中,勿需细品,穷滋甘甜,已入五脏六腑。张总督不禁拍手叫绝,这种奇缮玉食,初识恨晚。于是提……[详细]
  芙蓉糕芙蓉,亦作芙蕖,是莲(荷)的别称。以芙蓉命名的糕点,原本为宋代宫廷御用食品,后演变为皇亲贵族婚丧嫁娶之必备礼品,流传民间。因其青黄相间,红白有序,造型美观,色彩调和,“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而得芙蓉糕之美称。制作芙蓉糕,先将水面筋剁碎加精粉反复揉匀,再擀薄切成小方片,炸成金黄色的膨松块,按比例拌入蜂蜜糖浆,翻拌均匀,置案板上加糖面,切成正方块。做到火色鲜明,光亮平整,外形美观,形状颗粒饱满,断面呈网状丝珞,糖浆不老不嫩,“一不散”、“二不顶”(不顶嘴、不顶牙)、“1粘”(不粘铲、锅、案……[详细]
  光华朥糕光华朥糕,创始人杜光华,澄海县涂城乡人。民国初年设店于家乡,因铺号“光华”故名。该店朥糕以其“冰凉”、“柔润”之特点而胺炙人口,夏秋两季尤盛。又有凉喉解毒的作用,亦称“凉喉糕”。光华朥糕分乌豆沙、芝麻两种。乌豆沙质细如泥,厚朥精制后必窖藏一至三年后方能采制;芝麻糊制后,亦须密封于盛器,放进井心冷却退火后才用。朥糕皮薄如纸,用糯米志渗水混凝后碾成薄片,作为上下糕盘,夹心后再度精细朥制才成。食之清甜适口,沁透脾胃,顿觉爽快非常。驰名各地,远销东南亚。今后代子孙继操旧业,生意兴隆。……[详细]
  鷓糕潮汕鷓糕是一种风味独特的糕点美食。澄海苏南鷓糕最为出名,它又白又润,甜而不腻,是用糯米、白砂糖、猪油和芝麻等上等原料制作的。做时先把糯米细磨成粉末儿,配上白砂糖和猪油上盘,清蒸而成,上面再均匀地撒上密密点点的芝麻。然后,将蒸成的鷓糕,切成圆的、方的、棱形的及指头大的条条或其他各种形状,装入造型多样美观的盒子或陶钵等。鷓糕新鲜的时候色泽洁白,晶莹透亮如琥珀,清香嫩滑,肥而不腻。再在鷓糕上洒几滴果子露,甜中透香,越品越甘香、爽口。……[详细]
     龙湖炖糕(又名书册糕),是龙湖独具特色的名小食之一,为龙湖黄美和号首创,距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龙湖炖糕的特点是,洁白柔软清甜。主要原料为糕粉(炒熟的糯米粉)、糖粉、熟油、橙糕等。制作时,将糕粉拌匀,用滚筒滚匀,下槽压实,蒸炒20分钟,隔天开条切成片状、包装。     随着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龙湖炖糕生产多少受到影响,但每年中秋节期间,生产炖糕的厂家、作坊不少于30……[详细]
  糕饺——俗称糕角子,乳山南部沿海的民间传统食品,独具风味(以银滩、大乳山一带为正宗)。糕饺的制作颇为讲究。饺皮为椭圆形,是用纯麦面发酵后擀制的。饺馅为黍子、高粱、黏玉米、糯米、小米等面粉,掺以绿豆、豇豆等小杂粮面粉,按一定比例配好,再加上白糖和红糖和煮熟的地瓜瓤,搅拌均匀,制作而成,包好即可。糕饺是蒸制的,较难熟,蒸的时间需要长一点。蒸熟的糕饺要等凉一凉才能吃,防烫着。凉热合适的糕饺香甜可口,回味无穷。……[详细]
   在临澧众多的地方风味糕之中,“娃儿糕”是很有名气的,你可以从那“娃儿糕,又大又泡,娃儿吃了长高”的阵阵叫卖声中,就能知道它的历史之久,普及之广。早在清初年间,就有了娃儿糕的家庭制作坊和专营店。长期以来,不论男女老幼,都喜欢食用“娃儿糕”。  “娃儿糕”之所以长期以来备受青睐,一是圆润洁白,形如寿糕,象征吉祥。二是食用方便,经济实惠,随买随吃,冷热皆宜,不愧于古代的“方便食品”。三是味甜可口,营养丰富。当孕妇缺奶时,可作婴儿食品,当老人齿松怕硬时,可作正餐享用。  如今,虽然即食食品层出不穷,花……[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