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名产特产推荐--糕篇

   糕点是一种以面粉或米粉、糖、油脂、蛋、乳品等为主要原料,配以各种辅料、馅料和调味料,初制成型,再经蒸、烤、炸、炒等方式加工制成的食品。糕点,在淮北地区俗称“果子”。口子糕点品种多,质量好,销路广,是濉溪的土特名产之一。口子糕点不仅当地人爱食,更是馈赠亲友的好礼品。●三刀子    三刀子是一种普通的甜点,也称“蜜三刀”。 每块三刀上方有三道刀痕,故取其名。它是用糖、油裹体的一种食品,个与个之间扯扯拉拉粘连着糖液,非常甜。三刀规规矩矩、方方正正,表……[详细]
      创始于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取曹雪芹名著《红楼梦》大观园中“稻香村”为名,是目前苏州生产销售苏式糕点历史悠久、最为著名的专业商店之一。   地址:观前街72号  电话:67280372  营业时间:8:30—22:30  公交202路、204路、923路、529路到达。……[详细]
  仙坪年糕是仙坪祖传的一种民间食品,历史悠久。开始是叫糯米果,年糕制作工艺较为复杂,大米(糯米、籼米)——碾成米粉——加开水适量和成湿米粉--—蒸熟---打年糕---切年糕----打印----完成。每逢过年过节家家户户都要制做,成品年糕用清水浸泡可以保存较长时间,制作设备有碾米机、沙筛、加工台板、石臼、饭蒸。仙坪年糕用途很广,可作产业传承发展,可作膳食改善民生,可作赠品馈赠亲友。……[详细]
  用纯糯米粉为原料,拌上白砂糖粉末,再加上花生仁,芝麻等,干蒸熟后,切成四方块,香甜可口,老人小孩皆宜食用,也是馈赠亲友的佳品,在省内外及东南亚一带颇受欢迎。……[详细]
  油角糖糕是两种食物。油角用面、油做胚,包上粉丝、韭菜、豆腐做的馅儿,入锅热油炸,外表金黄,松脆,馅儿是咸鲜软嫩。糖糕传统的做法是,把红薯蒸软,拌上烫面(开水和的面)做胚,包上白糖,同样入锅炸。外表酥脆,和油角不同的是,里面软糯,包入的白糖都溶化成糖汁儿。……[详细]
  小时侯,极爱吃一种名曰梅花糕的东西。从幼儿园回家,路上,爸爸总会买了给我吃。        白白的米糕,中间是黑黑的芝麻,热气腾腾的从小蒸盒上启下来,握在手里,有些烫,却还是迫不及待地往嘴里丢。于是,整个心都烫起来。        后来,上了学,就不大愿意承认自己爱吃这种也叫做“小儿糕”的东西。哪怕路过,明明一双眼睛紧紧盯着,鼻子不肯放过一丝香气,嘴上也硬着说不吃。看到别的小孩吃,也伙同大家一起笑话:“多大的人啦,还吃小儿糕?!”心里却有种说不出的羡慕。也有过几次偷偷买来吃的经验,可都如八戒吃人……[详细]
  倭井潭硬糕系由糯米为主料制成,先将糯米炒熟磨粉,掺入适量的白糖和芝麻,然后倒入木格子盒内压实蒸熟,再倒出焙干,焙至两面黄亮即成。硬糕吃起来硬而脆,脆而香,又耐饥,类似当今的压缩饼干。渔民在海上捕鱼非常辛苦,有时顾不上烧饭,便买些硬糕充饥,渔汛结束时,还卖些硬糕带回家,年复一年,倭井潭的硬糕业越来越兴旺,台州、温州等地来的业主也逐渐在倭井潭定居,到清光绪年间,就有林万顺等3家硬糕点常年经营,民国时期的渔汛旺季,倭井潭的硬糕店达20余家,业主们用说书人警堂木似的硬糕,边敲击着边吆喊:“喂,正宗的倭井……[详细]
  田庄台是盘锦市回民最为集中的聚居地,因此回族饮食文化丰富多彩,“老刘家果子铺”就是其中之一。刘家果子铺做出来的糕点别具风味,在镇内很有名气,在盘锦地区享有很高的声誉。 刘家果子铺是一家具有百年历史的老字号店铺,现任老板名叫刘成。早在1910年,他的曾祖父刘忠喜到一家糕点铺当学徒,经过五年多的刻苦努力,在名师的传授下,终于掌握了各种糕点的加工制作技术和配料方法。回到家后,开始摆小摊卖糕点。刘忠喜年老后,由其子刘丕贤经营,刘丕贤为人忠厚,善于经营,为提高糕点的质量,他又聘请有名的糕点师为技术指导,在……[详细]
  泡泡糕“泡泡糕”即泡泡油炸糕。泡泡糕,是在油炸过的糕表面起了许多鼓起来的泡泡,人们便按它的外观起名为泡泡糕。泡泡糕用料简单,用白面、猪油、糖、陈皮、香料等做原料,做起来工艺较为复杂。要经过烫面、制馅、油炸等几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有严格的程序。油糕从油锅捞上来后,看上去好像一朵含苞待放牡丹花,泡似银絮、白中微黄,吃起来香甜、酥、脆。侯马市一位老师傅屈志明,他制作的“太后御膳泡泡糕”,晶莹透亮,酥脆香甜。这种原来专供清代末年慈禧太后享用的食品,是用人参、党参、黄芪等十余种名贵中药泡汁和面,以白糖、……[详细]
  莆田碗糕用料:大米、白糖或者红糖做法:1、将大米磨浆待用;2、取一器皿放入白糖或者红糖,加入米浆一起搅拌均匀;3、将碗放入蒸笼里蒸,蒸熟后碗糕上面突起表面破裂就熟了;4、等稍凉了取出即可。莆田碗糕特点:颜色淡黄,口感松、软、绵。……[详细]
  糯米拌籼米,水浸透,磨水粉渍干,拌入红糖,食油蒸熟。每家除夕前制好,年初一吃糕,“糕”谐“高”,寓“年年高”。旧时春节期间糕饼店亦出售小块糯米制香糕,包以红绿纸,供春节间祭祀及分赠孩童,亦取“年年高”之寓意。 清明蓬糕 清明时节,龙泉百姓普遍要做蓬果,炊蓬糕。从野外搞来嫩绿的青蓬,洗净后经开水烫,清水漂,再切碎,磨成浆,加入糯、粳米混合米粉,将煎成的糖油,倒入蓬浆米粉中拌均匀,稠稀适度。然后装到蒸笼里,在旺火沸水中炊两三个小时,炊出的蓬糕晶莹透绿,形似碧玉,香气扑鼻,叫人望见想尝,香甜可口。清明……[详细]
  偏关人所吃的糕,不是南方人吃的糯米糕,也不是晋南人吃的白面开水烫的糕,而是软黍米做的糕。糕作为偏关的特产,它软绵利口,清香横溢,做主食它荤素皆可,老少皆宜,四季适合,营养耐饥。民间有“五十里莜面七十里糕,三十里荞面饿断腰”的说法。加之“糕”与“高”同音,在民间它不仅是一种美食,也是一种吉祥的圣食。人一出生,“洗三”、“满月”、“过百岁”、“升学”、“乔迁”、“订婚”、“娶娉”、“过生日”、“过节”、“待宾客”、“出殡”都离不开糕。在食物上偏关人被一个“糕”字纵贯一生,可见糕在偏关人生活中的地位。……[详细]
  夹沙花蛋糕是陕西小吃的常见菜,特色:外形美观,柔软香甜。  制作材料:精面粉、鸡蛋、白糖、黄桂花、豆沙或果子酱。制作方法:1.面粉上笼蒸30分钟,取出晾凉,擀碎过罗。鸡蛋磕入盆内,加入白糖用数根筷子不停地搅打,直至打起泡、颜色发白时,加入面粉、桂花搅匀成蛋糊。  2.蛋糊倒入瓷方盘内,摊约1厘米厚,入笼蒸熟,取出倒入油光纸上,在蛋糕上抹一层果子酱或稀豆沙,趁热带纸卷起,晾凉后去掉纸,用刀横切即成卷式夹沙蛋糕(如做平式夹沙蛋糕,即用两盘蛋糕中间夹入豆沙,晾凉后切成方块即可)。……[详细]
  坛子糕的做法简单,是陕西小吃的常见菜,但怎么做坛子糕最好吃,就跟着我来做这道坛子糕吧。 一、制作材料:  软米3000克,枣泥馅1000克,熟猪油2000克。  坛子糕的特色:色泽金黄,细软香酣。  二、如何做坛子糕  1.将米用冷温水淘净,浸泡5小时,捞出沥去水分,压成细面,过细罗,面内加少许水拌匀,入笼蒸熟取出,分成50个剂子,擀成小饼,包入枣泥馅成半月形。  2.炒锅内加油烧至七成热,逐个下入炸至金黄色,捞出放入坛子内,上面再倒入热油盖严,置保温处,吃时捞出即成。三、制作要领:制作的生坯要……[详细]
  热晶糕      将糯米用水烫透,捞人软布或棕叶上,铺3层米、两层枣,然后包紧用绳捆扎入锅,加水煮熟,冷却后切块撒白砂糖。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