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旅游特色纪念品推荐--砚

龟山砚
  龟山砚又名“鹤山石”,分布在山东省宁阳县鹤山乡龟山鹤山南麓,储量极少,分布不均,适于制作砚台。在2006年,龟山砚入选为泰安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被评选为山东省文化产业博览会优秀参展作品。 据《九九砚谱》记载,龟山砚具有坚而不顽、柔中有刚、滑不拒笔、涩不滞墨等特点,且上布金星,极为珍贵,有“研笔如锉、化墨如油、隔宿不漏”之美誉,历来被文人墨客所推崇,由于紧邻曲阜,古代流传有“圣人府前不卖砚”之说,证明了当地人对龟山砚的喜爱。龟山砚传说有龟鹤之灵气凝聚而成,在当地有每年正月十六“走百病”的风俗,……[详细]
会稽越砚
  越砚在国内享誉已数百年。产于浙江绍兴市。越砚的特点是石质稠润细腻,呵气成云,磨墨无声,就水研墨似漆,发墨不损毫颖;在工艺上,刀法洗炼、线条明快、结构疏朗,图案自然和谐,独具风格,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越砚选用绍兴城南会稽山的“越石’雕刻而成。越石有黑涂涂、紫莹莹、青光光等几种。具有青花、鱼脑、虎皮、金线、银丝、蕉叶、玉带、紫袍、美人红等自然花纹。质地优良,色泽光洁,为制砚佳品。《冬心集》载,金冬心曾游会稽山麓,拾一石沾砚,爱不释手,认为砚之上品。雕砚根据石纹、石色,按石色层次变化,进行构图造型,因……[详细]
鼍矶石砚
  传统名砚,又名“砣矶砚”、“金星雪浪砚”。以砚石产于鼍矶岛而得名。鼍矶岛又名驼基岛,今名砣矶岛,位于山东蓬莱县北长山列岛中,旧屈蓬莱县治,今设长山县。鼍矶砚始于北宋,盛于明清,抗战时期停产。佚名《砚品》:“宋时即以鼍矶石琢以为砚,色青黑,质坚细,下墨甚利,其有金星雪浪纹者最佳,极不易得。”明徐渭:“鼍石可与歙石乱真。”清高凤翰《砚史》:“北方砚材青州红丝,登州鼍矶而己。”清时,鼍矶砚为宫廷贡品。故宫博物院收藏有鼍矶砚一方,为乾隆年间所制,色青间碧,中凝白,发墨佳,周围刻蟠螭五,覆手镌乾隆手书七言……[详细]
泰山石函砚
  泰山石函首创于1994年,分平卧式和立体式两种砚式。其中平卧室石函砚属泰安市首创,立体式、赏石型泰山历代题刻石函砚在中国制砚史上属于首创。古老的泰山蕴藏着丰富的砚石资源,历史上开发甚少,仅有燕子石闻名于世。泰山石函砚砚材产于泰山主峰周边的右灰岩山区或变质或变质岩地带,多为沉积型和残积型,石呈天然团块状或板块状,千姿百态,多种色彩;历尽沧桑却依然铮铮傲骨,摩氏硬度3度左右;石质如玉,坚而不顽,发墨如油。有些肖型奇石类优质砚石,艺自天成,百看不厌,须精心设计,力求达到自然与文化的和谐统一,使其成为具……[详细]
砣矶砚
  砣矶砚 采用长岛县所产砣矶石制成。色青黑,略呈绀青、灰绿,布有金星,有明显的雪浪纹,故又称“金星雪浪砚”。此砚始制于北宋,兴盛于明清,清朝时成为贡品。砣矶石出于砣矶岛西部一断崖峭壁上,采石异常艰难,传世之品不多。清时进奉给乾隆皇帝的长方形贡砚,受墨处宽平,墨池深广,中刻一蟠(无角龙),边刻四螭绕之,砚底有乾隆皇帝御题的绝句:“驼基(砣矶)石刻五螭蟠,受墨何需夸马肝。设以诗中例小品,谓同岛瘦与郊寒。”此砚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1979年长岛县砣矶公社建工艺美术厂生产砣矶砚,产品出口日本等地。198……[详细]
龟石砚
  山东名砚。龟石产于临朐县东南辛寨石涧沟壑中,清《临朐县志》:“龟石产辛寨龙岩寺石涧中,天然龟形,磕之底盖自分,质细而润,蓄墨数日不枯。”早年当地也曾经拣石制砚,但发展不大,生产很少。龟石多为扁平椭圆形子石,其表有风化层,磕之层层脱落,如龟脱壳而得名。中留石核,大者径7、8寸,小的如鹅卵;石色有黄褐、赭红、茄紫等。石中心与外边色彩有变化,一般为外深内浅,间或有纯茄紫色的小石核,质细而嫩,为最上品,但不易得。龟石制砚自然成形,只须腹背凿出平面,根据其形状、色彩加以雕磨即可成砚。龟石的硬度稍高于端石,……[详细]
冰纹石砚
  冰纹石砚,产自临朐县,砚石紫色,间杂黄色冰纹,冰纹中有隙缝,隐约可见,当地很多砚友称作紫金石砚,实与1973年在元大都遗址0土的米芾铭文的紫金石大相径庭,那方砚台紫色银星,因此,国家艺术大师鲁砚制砚大家刘克唐称作冰纹石砚。……[详细]
五台山砚
    简称“台砚”,因取石料于文山,亦名文山石砚。  五台山砚石料分黑、绿、红、紫四种。黑如漆、绿如叶、红如丹、紫如肝,颜色纯净美观。石砚生产始于明代,有段砚、凤砚、崞砚之别。台砚石纹犹如五台山傲霜的松枝柏叶,遒劲疏朗,刚中有柔;质地细腻不滑,叩之无声,性凉如冰;用之发墨快,水墨交融,浓淡相宜,汁不易于,挥毫益墨,得心应手,向为文人学士书家所倾爱。……[详细]
龙尾砚
  龙尾砚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因砚石产于婺源龙尾山而得名,婺源古隶歙州,物以州名,故又称歙砚。《婺源砚谱》载,唐开元中,猎人叶氏偶于山中得之,用以制砚、湿润质宜,研磨生辉,后数世,叶氏子孙献于地方-,遂为天下所知,成其南唐后主李煜称“龙尾砚为天下冠”从此友尾砚声名日著,被历朝定为贡品。 龙尾砚的名贵除了巧夺天工的雕琢艺术外,主要是它那稀世的石质(它的石 品有:眉纹、罗纹、金星、银星、金晕、金花、鱼子、玉带、青绿、紫红等),此外,本苑现开发生产根雕、竹雕、展览奇石、制作盆景。……[详细]
紫石砚
  红埠寺石,在临沂城西部红埠寺村附近,出产红埠寺石,早期与田黄,青田,鸡血并称四大印章石,是制印章的好材料,,由于受开发能力的限制,在清末失传,被巴林石取代。据《中国篆刻大辞典》记载,红埠寺石近于青田,细腻圆润,色彩斑斓,分红绿黄蓝青紫白,当地有五彩石之称,所以亦可作观赏石。石的硬度系数约2.5-4左右.由于多年的挖掘,存世量不多,近来城区改造,发现了一部分,还未被认识。 颜色深紫的红埠寺石,石质细腻,石纹偶见,刘克唐大师用来做砚台,发墨如漆。堪为鲁砚新砚种。……[详细]
鹤山石砚
  鹤山石是根据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九九砚谱》所提供的线索,于近30年来发现的山东砚石新品种。用它制成的砚台称“鹤山石砚”或“鹤山砚”。按岩性,它是砖红色含粉铁质泥质的微晶石灰岩,产于宁阳县西北鹤山、龟山一带。由于宁阳紧邻曲阜,相传历史上制砚者曾在“圣人府前卖过砚”,故人们以此耀窑主山砚之好。窑主山石产地地势平坦,含矿地层为早式世馒头组,作为砚石的含粉砂铁质泥质的微晶石灰岩即产于其中。组成鹤山石的矿物主要是方解石,另含少量粉砂、铁质、泥质物微晶结构。砚材质地细嫩,坚而不顽,发墨而不滞笔,已用来雕制随形……[详细]
谷山石砚
  谷山石砚谷山古砚为传统名砚。产自湖南长沙市。谷山石“色淡青,有纹如乱丝,理漫,叩之无声,得墨快,发墨有光。”……[详细]
黑山砚石
  观石质理润泽,青、黄、绿、赤,色泽鲜亮,是制作砚台的上等材料,也是书画家台上必备之工具。……[详细]
盘砚
  又名天坛砚,产于河南济源。相传,天和地是盘古开辟出来的,很久很久以前,他在一个大鸡蛋里孕育成为了一个巨人,过了十八万年后,他踢破了蛋壳,出来后开天辟地,创造了日月星辰、花鸟草虫,万事万物。他出世时踢破的蛋壳,埋在了太行山下,慢慢变成了细腻光滑的石头,用这种石头制成了不渗水的砚台,就成了当世著名的“盘砚”。盘砚始制于唐朝开元年间,已有十二个世纪的历史。砚石产于市境内王屋山的盘谷寺周围。清乾隆皇帝作了《盘谷考证》以后,“盘谷砚”就闻名于世了。盘谷的砚台,石质细腻,坚而不脆,光滑润泽,琢成砚台后,发墨……[详细]
夔砚
  夔砚,为传统名砚,曾列巴蜀地区三大名砚之一。据《明清两代砚说》(下)记载:清代砚石60余种,四川夔州石列第22种。刘伟铿在《文房四宝之一砚》中写到:“从唐代以来陆续发现、并开坑采石,生产刻制成砚的上品砚石,何止四大名砚。据有史可考的优质砚石产地(不完全统计)就有近五十处之多:……四川的夔州和万州等,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砚石产地。”纸、笔、墨、砚在我国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为传播、发展科学文化艺术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被誉为“文房四宝”。在文房四宝中,“惟砚性质坚固,传万世而不朽,历劫而如常,故砚之……[详细]